乡镇企业导报官网
  • 地方动态/
  • 当前位置:
  • 首页 >
  • 地方动态 >
  • 白族村寨听蛙声——湖南桑植县合群村乡村振兴系列报道之一

白族村寨听蛙声——湖南桑植县合群村乡村振兴系列报道之一

发布时间:05-26
分享到:

明月,秧田,虫鸣。蛙声响遍每个角落。

5月18日夜,桑植县芙蓉桥白族乡合群村,记者沿着田埂慢慢行走,影子扫过嫩绿的秧苗。还没到“稻花香里说丰年”的时节,但此起彼伏的蛙鸣,让人似乎看到了稻浪翻滚的场景。

合群村,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村寨,白族占总人口97%。这里也是三湘大地上一个普通的村庄——从贫困到脱贫、再到致富,都是在党组织的带领下,全体村民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

村党支部书记钟白玉说,一千个乡村可能有一千种“致富密码”,但致富的基因只有一个——奋斗。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踏着时代的节拍,在产业发展的道路上,合群村在不断探索、调整,希望以最大的努力,实现最大的价值。

田间——“铁牛”发力,水稻油菜轮作,村民集体受益

5月,合群村的插秧季。

一把青秧趁手青,轻烟漠漠雨冥冥。在村民刘宗玉指导下,记者第一次开上了翻耕机。这种轮胎有一人高的“大铁牛”,有使不完的“蛮力”。油门一踩,“铁牛”撒欢,背后传来泥土的清香。

耕完1.2亩地,不到30分钟。

“山区用‘铁家伙’的,不多。”75岁的村民谷春祥见过世面,坐在家门口,看得津津有味。刚耕完的地,就是她家的,被村里成立的合作社流转发展水稻。“全村1000多亩地,都是集体产业。以前自家种,牛耕一天都搞不完。”谷春祥说,自从两年前村里添了两头“铁牛”,牛已经没了用武之地,村里的牛都卖掉了。

地一耕完,马上就插秧。这块地用来做新型有机肥的试验田,没使用插秧机,由村民王小云等3人手工插秧。她们相互竞速,现场欢声笑语不断。王小云说,村集体派活因人而异,去年家里81岁的婆婆王金云靠着闲暇时间干活,都拿了3000多元工资。

谷春祥、王小云、王金云,都是合群村“党支部+基地+合作社+农户”产业发展模式的受益者。

在村党支部指导下,专业合作社统一组织村民在水稻、油菜、黄桃等产业基地就近就地就业,并在村集体、合作社、农户之间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村民流转土地有租金、入股有股金、务工有收入、投资有分红,确保村民通过参与产业发展增收致富。

插秧热火朝天,油菜籽收割快马加鞭。

两台收割机在田间飞驰,所过之处,像是给长满菜籽的田野剃了一个平头。不远处地坪里,1000多公斤刚收上来的菜籽趁着阳光正在晾晒。

“水稻、油菜轮作。”村党支部副书记谷俐说,村里1003亩油菜籽只需两天就能收割完,紧接着放水翻耕,马上插秧。

车间——扩充生产线,保证产品质量,赢得市场青睐

不管是走路还是开车,路过合群村占地1800多平方米的粮油生产车间时,会被一股引人垂涎的清香吸引。

放料、炒籽、榨油、过滤、沉淀、包装……车间里,钟小明和3位村民“监督”着榨油机自动生产,从油菜籽到可以直接放进锅里炒菜的成品油,只需半个小时。当天,是这套新机器第一次开工,几个人兴奋异常。

“全村年产油菜籽约2万公斤,可出油0.8万公斤,按每公斤20元算,村集体收入将有16万元。”钟小明说,以前村里的油菜籽需要送到其他乡镇工厂去加工,费时费力。榨油车间建起来后,不仅能满足村里需求,还能为周边有需要的村寨加工。

榨油车间隔壁,就是大米加工车间,同样是自动化生产线。

从2017年200亩,到去年破1000亩,合群村水稻产业一直走有机生态的路子。2019年,村里生产的“七眼泉”生态香米32项检测指标全部达标,成功获得国家绿色食品一级认证,为张家界市水稻产业首例。

“七眼泉”是一处实实在在的泉水,有7处出水口,可直接饮用。“全村所有的水稻,就是这股泉水灌溉的。”钟小明告诉记者,为确保稻米生态有机,田里撒的都是有机肥,通过水田养鸭子和太阳能杀虫灯灭虫。

将农户的抛荒田和闲散的承包田统一流转,由村里合作社高标准统一生产,既节约了生产成本、增加了产量,也提高了稻米质量,赢得市场青睐。“乡村车间”成为村集体和农户之间紧密结合的纽带,去年全村共产出大米24万公斤,通过高质量生产、包装、推销,售价由原来普通大米每公斤6元,上升到40元。

直播间——朝气满屏,信心满怀,探索发展新路子

若有缘,在合群村,你可能会撞见4位着盛装的白族姑娘。

她们带着直播设备,或在田间地头,或在羊肠小道,或载歌载舞,或与羊群为伍……她们是村里新组建的直播团队,也是村里文艺表演队的骨干。她们把合群村最美的一面,展示给各地网友。

“这是一个挑战,也是一次机遇。”队员王艳说,村里在参与一次外面团队开展的直播带货后,受到鼓舞。村里的原生态好产品这么多,是不是可以自己搞直播,给农产品再打通一条销售渠道?

于是,志同道合、年龄相近的4个姑娘走到了一起。王艳坦言,直播带货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刚开始的时候,观看的人数甚至只有个位数。但看着直播效果一点一点好起来,她们一个个干劲十足。

村里也很支持王艳们。在村部二楼,特意给她们布置了一个直播间,调音台、直播灯、直播台等一应俱全。为了后续直播需要,还布置了一个厨房,用来展示如何烹饪合群村原汁原味的菜肴。

“这是我们村里刚榨出来的菜籽油,纯天然,无任何添加。”坐在直播台前,队员谷苗和钟银贵一唱一和,不断向网友展示油的色泽与透明度,不时来上一首桑植民歌。一场直播下来,两人口干舌燥,虽然没有成交量,只有几个人问询,但进场观众创下新高,足以让她们高兴好久。

乡村振兴是什么?记者问。王艳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乡村振兴是一场接力“长跑”。要在这条大道上走出自己的风采,就要在党的带领下付出十二分努力,不断地尝试与突破,最终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作者:廖声田 宁奎

编发:《乡村振兴月刊》湖南专题部

乡镇企业导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文章注明“来源:乡镇企业导报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乡镇企业导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乡镇企业导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非乡镇企业导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乡镇企业导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乡镇企业导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乡镇企业导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乡镇企业导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