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屋场 幸福生活——湖南醴陵市推进乡村振兴见闻
醴陵市沩山镇沩山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通讯员 摄
“我最恋的家园,幸福的孙家湾。酒瓶盛满佳酿,梦想不会遥远……”
5月26日上午,全国文明村镇——醴陵市孙家湾镇孙家湾村“村歌”《最恋是家园》优美轻快的旋律从村广播里传出。
突出地域特色建设“幸福屋场”
孙家湾村离醴陵城区6公里,7.76平方公里土地上分布着大小民营企业20家,其中规上企业6家,年工业产值达8亿元。3900多名村民,大部分在企业上班,月收入四五千元,还有的自己当老板。
“杉坡幸福屋场建设,充分用活‘财政补助、社会资助、乡贤赞助和农民互助’多元投入机制,50户村民及乡贤、社会人士参与筹资筹工筹料,共筹资50.8万元,筹工500工时,筹集房屋、树苗、土地等物料价值20余万元,村民、乡贤参与‘幸福屋场’建设热情非常高。”在杉坡新时代文化广场,株洲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四级调研员、驻孙家湾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陈继红告诉记者,屋场口这块小草地将建成“幸福花海”,分设小书屋、党员活动室、人大代表联络室、清风议事堂、美丽乡村乡贤馆等,那边还预留了生态污水处理站用地。
“幸福屋场”怎么建?株洲市乡村振兴局有关人员介绍,按照《株洲市“幸福屋场”建设实施方案》,将本着保护生态环境、保存乡村风貌的原则,尽量保留山、水、林、田、路、房等乡村气息浓郁的原有自然生态环境,突出地域特色和乡村特点,推动产业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提升农民幸福指数,纳入全市“民生100”实事考核。
“幸福屋场”将从30至50户聚居的村落试点。今年,株洲全市要建100个以上,醴陵规划建25个。
湘赣边合作发展文旅产业
B26县道东(富)沈(潭)段穿醴陵市东富镇东富村而过,东富村村民大多聚居在3.8公里长的道路两旁。
离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东富寺不远,大树掩映下,几座二层小楼正在翻修。镇党委副书记夏洲告诉记者,这里原是供销社的房子,已卖给私人。房主自愿将房拿出来,用作村里“毛泽东在醴陵伟大革命实践活动展厅”、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幸福屋场”主要活动场所。
东富村恰如其名,年产值达40亿元的醴陵经开区东富工业园就坐落在这里。园内最著名的企业是株洲旗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村民和外来投资者在村里创办了7家企业。
1927年2月,毛泽东到醴陵考察湖南农民运动,在东富寺住了三天两晚。东富寺屋场属湘赣边红色文旅发展片区核心地带。
“东富村融合发展一二三产业,打造红色文旅精品村。”株洲市财政局二级调研员、驻东富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罗江华说。
近年来,醴陵依托当地红色资源,与湘赣边县市区深化交流合作,发展文旅产业,推动乡村振兴。“我们联合举办乡村文化旅游节、陶瓷体验之旅、五彩醴陵之旅等,年吸引游客超过100万人次。与湘赣边县市区合作,大家互为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走出一条合作共赢之路。”醴陵市文旅广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陶瓷文化焕发新的生机
土黄墙面、墨色砖瓦、星罗棋布的瓷片……醴陵陶瓷发祥地——醴陵市沩山镇沩山村掩映在群山间。沩山村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两面青山,地形狭长,沩山村古窑幸福屋场坐落在山谷中。
“沩水河流经其中,山谷里风景很美。村民都希望在开发中保留原有景观,不破坏自然河道。”株洲市科协二级调研员、驻沩山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黄民族说,“我们流转山谷里的土地,种植50亩玫瑰花。沿河道和花海,做好窑址、古井等遗址保护,设置节点,分布陈列馆、文化墙、广场、实践基地等,让传承千年的醴陵陶瓷文化和沩山古窑文化,在幸福屋场建设中焕发新的生机。”
醴陵市推动特色产业集聚发展,形成“县有产业集群、镇有产业园区、村有特色产业、户有致富门路”发展格局。去年,新增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家,“两品一标”认证农产品累计达16个,8家企业10个产品获得“湘赣红”区域公共品牌授权;新培育省五星级休闲农庄2家;农产品加工值达272.72亿元,比上年增长7%。“醴西”“醴北”两条路线成功入选全国百条红色茶乡旅游精品路线。加强就业帮扶,全市脱贫劳动力就业人口中,近六成实现县域内就业。
作者:罗毅 钟成勇 陈君
编发:《乡村振兴月刊》湖南专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