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安化县:“三合”同频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2021年以来,安化县狠抓产业振兴人才聚合、产品销售渠道融合、集体资产流动整合,打破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壁垒,433个村(社区)集体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全面消除“空壳村”,薄弱村从2019年的323个减少到83个,降幅达74.3%,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破亿元,基层活力明显增强。
一抓产业振兴人才聚合。坚持引进和培养并重,挖潜和借力结合,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领军人队伍。换届回引能人。大力开展“雁阵提质”工程,持续优化选人用人来源渠道,用乡土情怀吸引“头雁回巢”,重点从退役军人、回乡创业人员、大学毕业生等群体中择优选任村“两委”干部,新一届433名党组织书记中,回引能人、致富能手、本乡本土大学生292人,占比67.4%,大专及以上学历从110人增加到192人。股份激励能手。积极推动以村级资金或项目扶持资金入股,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致富能手吃下定心丸,回乡领办合作社,发展产业项目,带动农民投资投劳。清塘铺镇太平村回引在外创业的养蛙能手,利用50万元扶持资金入股,发展青蛙养殖50亩,村集体每年创收20万元以上。培训增长能力。将村干部教育培训纳入干部教育培训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先后组织村级党组织书记、村“两委”成员、致富带头人、党员骨干等参加中央、省、市各类党员教育培训班500余人次。县级集中轮训村(社区)党组织书记433名,全覆盖轮训农村党员2万余名,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班12期,培养新型职业农民600人。
二抓产品销售渠道融合。针对农特产品销售高度依靠驻村帮扶后盾单位支持问题,着力推动线上线下双平台建设,构建产销新链条。打造老百姓身边的电商平台。在全县433个村(社区)建立村级商务中心,选聘401名商务代办员,为群众办理商务、金融、邮政快递、物流等服务事项。交通不便的南金乡南金村打造“电商一条街”,入驻电商17家,利用线上平台联通世界,扩大原生态库区土特产柑橘、猕猴桃、黄桃等小水果销售辐射面。打造自带吸睛流量的节会展台。积极开办柑橘采摘节、黑茶文化节等极具影响力的线下展会,借势立体化推广优质农特产品,提升品牌知名度。第五届湖南·安化黑茶文化节以茶为媒,全县知名茶企、农业合作社全部参展,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政、学、商界及媒体界代表共话健康大业,合同引资达102.408亿元。茶乡花海社区依托茶旅文体康重点项目,累计接待游客38.7万人次,带动农产品消费2000万元。打造一条龙服务的产销平台。企业、村级集体经济合作社与农户捆绑,企业服务前置提供技术指导,三者达成保底购销协议,扫除产业发展的后顾之忧,实现企业、村集体、农户共赢发展。古楼乡以政府主导、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入股的模式,共建200吨小型冷库,帮助农户规避滞销风险。渠江镇桃坪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按保底价从农户手中收购鲜茶叶,再按保底收购协议定点输送茶叶公司,2021年村民鲜茶保收150.8万元,村集体增加收入11.6万元。
三抓集体资产流动整合。坚持把支部建在项目上,推动党建工作和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围绕特色产业做文章。盘清底子。通过村级集体宅基地和土地、山林的全面清查、土地确权、资产登记,采取转租、入股、自主开发等方式开发收回和流转的资产,让“巧妇”“有米下炊”。仙溪镇华天村通过改造河道新增耕地20多亩,鱼塘5亩,建设用地5亩,村集体稳定增收近10万元。搭好“引子”。争取扶持项目,整合涉农资金,2019-2021年49个村获上级财政重点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资金,18个村统筹使用县财政涉农整合资金600万元,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注入源头活水,以点带面促发展。马路镇潺坪村争取上级集体经济项目扶持资金30万元,自筹25.4万元,对村上120亩老橘园进行提质改造,预计每年可产生经济效益240万元、村集体收入20余万元,一举扭转原承包农户付不起租金的落后局面。闯开路子。“支部+合作社+农户”“支部+基地+合作社+农户”等多种发展模式目趋成型,农村沉睡资产变股本的路子越走越开阔。龙塘镇红星村将废弃的老学校改造成特色酒店和加工厂,村集体通过对外租赁获得收入25万元。冷市镇大苍村成立产业发展协会,村集体流转600亩土地建设中草药黄精基地创收32万元,引导村民开发林下经济增收16.3万元,入股茶叶专业合作社每年分红5万元,2021年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迈过50万元大关。
稿源:红星云
编发:《乡村振兴月刊》湖南专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