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屏、三环、五河、九楔”市域绿色空间结构基本形成 新一轮百万亩造林工程6月完工
原标题:“一屏、三环、五河、九楔”市域绿色空间结构基本形成 新一轮百万亩造林工程6月完工
古都内外,到处都是郁郁葱葱的绿。
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批复的城市总规,2017年初,本市启动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截至目前,五年造林绿化面积已达100.8万亩,6月底前,将圆满超额完成新一轮百万亩造林任务。
如今,“一屏、三环、五河、九楔”市域绿色空间结构基本形成,古都北京成为山城共融的生态家园、城乡一体的宜居城市。
挤出宝贵土地开拓生态空间
2012年启动的第一轮百万亩造林工程,结束了北京“有城无林”的生态状况,大面积地块已经披上绿装。紧接着,新一轮百万亩造林工程启动了。
100万亩,面积大致与98个奥森公园相当!
“第一轮百万亩造林时,大尺度地块不难找,好造林也易成活,工程量相对小。”市园林绿化局二级巡视员王小平说,在新一轮百万亩造林工程中,如何找到恰当的增绿空间是头一个挑战。
是否能够、是否舍得腾出土地开拓生态空间,考验着城市的智慧。
走进常乐坊城市森林,如同来到树影婆娑的世外桃源:侧柏、白蜡、银杏等乔木组成森林群落,马蔺草汇成紫色花海。清风穿林而入,不出城郭而获山水之怡。这片森林就在西城、丰台交界处,从前是无序的花卉市场和违建公寓。
腾出一块,就绿上一块。市民身边的绿色,就这样被艰难地、坚决地补齐了。
目前,本市森林覆盖率达44.6%,平原地区森林覆盖率达31%。“世界级大城市的理想森林覆盖率约为30%。”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城市森林研究中心首席专家王成说,“北京已经在短时间内补齐了生态资源总量短板,这在全世界都是史无前例的。”
“通州的兔子一路跑到延庆去”
“新一轮百万亩造林不但要让北京绿起来,美起来,也要活起来。不是单纯刨坑种树,而是要再造生机盎然的生态系统。”王小平形象地说,“我们希望,通州的小兔能一路跑到延庆去。”
这只小兔需要什么?
首先,要有互联互通的森林绿地。其次,还要有舒适的近自然环境。
森林不仅为人服务,也是小动物们可以自在栖息、迁徙的乐园。新理念让森林变了样子——
6月21日,来到温榆河公园示范区。这里夏木阴阴,虫鸣鸟叫,相当热闹。温榆河公园副经理栾鸣介绍,公园建设时尽量保留了原生树,模拟自然之中的森林。林地里还镶嵌有本杰士堆、昆虫旅馆,开辟了一处处小微湿地,让口渴的鸟兽有水喝,还栽种海棠、黑枣等口粮树。
目前,温榆河公园拥有210种鸟类、136种陆生昆虫以及3种陆生哺乳动物。
五环路附近公园达102个
“现在的公园跟我们小时候可不一样了。”家住南五环附近的“80后”王蓉说,“逛公园”不再特指去颐和园、天坛等历史名园,“家门口的公园不但好看,也更舒服自在,抬脚就到。”
随着新一轮百万亩造林工程的推进,四、五环路之间的城市第一道绿化隔离带实现闭环,环上的102个公园陆续建成开放,让市民享受绿色福祉。2021年,本市游园的总人数超过4亿人次。
此外,本市还不断推动森林和教育、康养、体育、音乐结合,连续多年举办零碳森林音乐会等品牌活动。“下一步,我们的工作重点是提高森林单位面积的生态容量,争取让更多大型动物回归北京。”王小平说,通过森林健康经营,使之拥有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助力“双碳”国家战略。(朱松梅)
本网编辑:赵金霞
本网责编:赵廷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