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侯马市:多维察绩 检验乡村振兴一线干部“成色”
“西侯马村书记在清化收工作中方法得当、成效明显”“太秦村选派干部把群众当自家人,筹措31万余元资金为全村更换入户管道3700米,解决用水难问题”……近日,侯马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马波在工作日志上,写下了很多这样简短又具体的评语。
去年以来,侯马市坚持把乡村振兴主战场作为考察识别干部的主阵地,印发《在乡村振兴一线考察识别干部的实施办法》,突出县级领导、组织部门、基层党委三级主体,采取看、听、比、研、荐多种方式,在乡村振兴重点任务一线、服务群众一线、急难险重一线检验干部实绩。共有50名乡村振兴一线干部得到提拔和进一步使用,公开嘉奖干部25名,评选担当作为干部3名。
考察过程中,全市27名县级领导分组包联5个乡(街道),每月至少利用2天时间进村入户,通过现场看、多方谈的方式检验干部工作成效。深入现场看,看能否严格落实乡村振兴各项工作责任,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做到组织有力、推进有效。进村入户谈,收集街谈巷议、乡语口碑,评价乡村振兴一线干部,真正做到见人见事、知事识人。县级领导将干部具体表现、突出成绩、群众评价写入工作日志,每月汇总到组织部门,纳入干部纪实档案。
开展分析研判工作,组织部长与乡(街道)“一把手”全覆盖“面对面”谈话,组织部班子成员对乡(街道)班子成员、一般干部开展全覆盖分析研判。分析研判每半年一次,针对工作实际,既听取单位主要负责人意见,又听取其他班子成员及相关人员意见,既自我评价主要特点和不足,又推荐在乡村振兴领域表现优秀的干部。通过研判客观评价干部特质和工作能力,形成乡(街道)干部综合分析研判报告。
在疫情防控、防汛救灾等关键节点,乡(街道)党(工)委考察干部坚守一线、服务大局、有效化解风险隐患情况,一日一反馈、一日一纪实。在清化收、环境卫生整治、农田标准化建设等重点任务中,通过乡(街道)党政正职定期推荐的方式,发现围绕中心、思路开阔、成效显著的干部。
(王耀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