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企业导报官网
  • 地方动态/
  • 当前位置:
  • 首页 >
  • 地方动态 >
  • 广西德保: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 新农村翻天覆地的变化

广西德保: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 新农村翻天覆地的变化

来源:广西百色发布时间:09-26
分享到:

广西百色讯(张春梅)9月22日,中央驻桂、区、市等媒体走进广西百色市德保县,德保县于1989年,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确定德保县为国家民委的定点扶贫县。33年来, 在国家民委的倾力帮扶下,全县脱贫攻坚事业取得了全面胜利,实现在现行标准下89个贫困村出列,2019年摘掉延续33年的国定贫困县帽子,2020年彻底解决绝对贫困问题。

德保县城关镇云梯村百龙屯—美丽乡村。覃蔚峰 摄

同时,德保县持续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探索打造“农家书屋+”新模式,盘活整合各类社会资源,不断提升农家书屋服务效能,巩固基层宣传文化阵地,夯实文化自信的精神根基,点燃乡村文化振兴“新希望”,让新农村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德保:打造“农家书屋+”新模式 点燃乡村文化振兴“新希望”

 “农家书屋”+党课宣讲点。德保县已建成农家书屋187个,其中中央支持广西建设农家书屋180个,自治区自建农家书屋5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农家书屋2个;利用农家书屋开展主题党日活动180余次。

    “农家书屋”+群众读书角。张春梅 摄影

“农家书屋”+乡贤工作站。2022年4月,在该县城关镇云梯村百龙屯创建了“乡贤工作站”示范点,并增设“农家书屋”,配备相关设施设备和书籍,真正实现“农家书屋进农家”,推动农家书屋提质增效。

“农家书屋”+群众读书角。在全县所有自然屯选择乡贤老宅、志愿者住宅、村屯史馆、网购商店等建设“群众读书角”,从就近的农家书屋中流转现存图书,方便群众借阅,图书常看常新。并组织志愿者、暑期返乡大学生等开展阅读辅导和“我当管理员”活动,打通农家书屋与偏远村屯群众需求之间的“最后一公里”。同时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依托“农家书屋”开展“阅读使人进步”“我爱阅读”等活动,将农家书屋打造成群众汲取知识的“黄金屋”。目前,全县各“群众读书角”均配置专用不锈钢书架、不同类别的图书和配备阅览的桌椅。

“农家书屋”+群众读书角。张春梅 摄影

德保县:建设书屋“小阵地” 酝酿振兴“大粮仓”

近年来,德保县在自治区、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上级关于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的工作部署要求,通过建设书屋“小阵地”,狠抓农家书屋建设和跟踪管理,使农家书屋活起来,真正成为农村传播先进文化的阵地、农民学习科技知识的课堂,发挥了小书屋大阵地、小书屋大作为、小书屋大文章、小书屋大平台的作用,为农村群众提供免费开放和免费读物,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酝酿乡村振兴“大粮仓”。坚持“建管并重”,提升“姓农”形象,打造示范引领,突出“建在农家”特点,结合文明创建,探索“农家书屋+”模式,致力创新创优,营造“乡贤岗”浓厚氛围,明确“三好”目标,筑牢“乡村振兴”文化基石。

 “农家书屋”+乡贤工作站。 张春梅 摄影

德保县农家书屋建设工程自2007年开始实施,按照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要求,顺利完成了所有行政村和社区的全覆盖建设任务,全部对外免费开放。截止目前,全县已建成农家书屋187个,其中中央支持广西建设农家书屋180个,自治区自建农家书屋5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农家书屋1个。所有书屋均统一悬挂“农家书屋”标识牌,统一制作悬挂三项管理制度和四项公开公示牌,均配置专用不锈钢书架5组,报刊架至少1个,图书2000册以上,出版物涉及政经、科技、生活、文化、少儿等类别,并配备10人以上同时阅览的桌椅。在管理上,坚持“村干引导,农户管理”“自管自用”等原则,让农民成为农家书屋管理和使用的主体,并利用上级补助资金、社会资金,定期补充更新书籍,推动农家书屋真正亲民、便民、惠民。并持续组织各部门携手推动、全社会共同发力,让农家书屋工程形成有书读、有人管、活动多、可持续的生动局面,让书香飘入寻常百姓家,助力乡风文明建设,筑牢乡村振兴文化基石。

高速公路直通德保县。张春梅 摄影

德保:文明乡风暖人心

为深入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德保县通过道德讲堂、乡贤学堂等载体向群众宣传破除不良习俗、弘扬文明新风的先进典型,并引导群众制定符合新时代需要的村规民约,多措并举开展移风易俗工作并取得良好成效。近日,该县城关镇云梯村百龙屯的凉亭里,此起彼伏的壮语山歌声不绝于耳,语调欢快自信,充满新时代农村妇女昂扬的气息。原来,这是百龙屯的“女歌手”在组唱刚刚制定的屯规民约。

8月5日,由百龙屯何、农、梁、李、杨5大姓氏家族代表组成的村民理事会在乡贤学堂汇聚一堂,共同商讨屯里的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各项事宜,大家从15个红事菜单、12个白事菜单中选出红事九菜一汤、白事七菜一汤,作为今后红白事菜单标准。当天,村民理事会面对面商定了本屯家风家训、红白事菜谱、随礼金额标准等,并对加强陈规陋习排查、研判,聚焦铺张浪费、人情攀比、封建迷信等问题进行讨论和研究改进,先后制定百龙屯屯规民约、百龙屯移风易俗公约、推行红事新办和丧事简办制度等,最后将共同拟定的各项制度公约在该屯文化长廊上墙公布,并由村民小组长及各姓氏代表监督遵照执行。

第一书记介绍“红白喜事备案本”相关内容。 张春梅 摄影

“从今往后,我们屯将按照红事每人不超过200元,白事每人不超过100元的随礼标准来执行,每家每户养成良好风尚,从而改变我们屯的整体精神面貌。”屯长梁光红和村民说道。

村民自组队唱当地民歌,并露出脱贫后的生活满意的微笑。 张春梅 摄影

美丽乡村建设离不开乡风文明的充实,该县吹响了移风易俗的号角,以解放思想、孝老敬亲、团结邻里等内容为抓手,从村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发,汇聚村民智慧,通过发挥村规民约的引导和约束作用,实现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让文明乡风观念深入人心。


乡镇企业导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文章注明“来源:乡镇企业导报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乡镇企业导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乡镇企业导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非乡镇企业导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乡镇企业导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乡镇企业导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乡镇企业导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乡镇企业导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