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企业导报官网
  • 地方动态/
  • 当前位置:
  • 首页 >
  • 地方动态 >
  • “文化粮仓”“运河之舟”“森林书苑” 三颗“明珠”闪亮北京城市副中心大运河畔

“文化粮仓”“运河之舟”“森林书苑” 三颗“明珠”闪亮北京城市副中心大运河畔

来源:北京日报发布时间:10-13
分享到:

1081天!这是北京建工城市副中心剧院工程项目经理吴良良在大运河畔坚守的时间,“20191028日,剧院正式开工,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在北京城市绿心森林公园里,有标志性的三大建筑——剧院、博物馆、图书馆,它们是展现首都文化风貌、促进文化艺术传播的标志性文化设施群,也被市民亲切地称为一座文化粮仓、一艘运河之舟、一间森林书苑

位于大运河畔、城市绿心森林公园中的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筑已经进入全面装修阶段,建成后将成为集文化体验、共享交流、演艺演出、展览展示、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城市活力组团和北京市又一新地标。

文化粮仓,就是吴良良所在团队正奋力建设的剧院,设计理念源于通州古粮仓,也是三大建筑中体量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剧院的座位数就有5550个,仅这一个数字,就代表了体量之巨。吴良良告诉记者,至于难度,也有一个数字:4134块折叠铝板幕墙,没有任何两块完全相同。

北京城市副中心剧院又名“文化粮仓”,外立面采用铝板幕墙构筑起“大幕拉开”的意象,在阳光映射下层次分明,呈现出微妙的曲面反光效果。

上午10点,秋日暖阳打在剧院侧面,从远处望去,外幕墙的线条组合出一道平滑的折线,仿佛是一整块舞台幕布正被缓缓拉起,提示观众好戏即将登台。如果按照传统技术,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依托数字模拟技术,便可以生成每一个板块、每一个角点的坐标位置,再根据这些坐标位置进行数字化加工、安装,一切都变得井井有条。


戏剧院是北京城市副中心剧院的3个“文化容器”之一,正在紧张进行室内装修。

三年,是建设者的共同刻度。来自北京城建的首都博物馆东馆项目经理贾成亮,也在北京城市副中心这块土地上耕耘了千余个日夜。还记得刚来时,脚下的杂草有两米高。从冬到夏,感觉就像看着孩子一点点长大。


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博物馆施工现场,工人正在进行铝拉网安装。


北京城市副中心博物馆进入全面装修阶段,建设工人正在安装序厅吊顶的样板段。

记者眼前,运河之舟已初露芳容,建设工人正安装序厅吊顶的样板段。约10万平方米的建筑,精装修却是绣花般的精细活,细到每个杆件的高度、每块面板的纹路、每张网的角度,都得提前计算。每天早晨740分,第一场碰头会就开始了,当天要做什么、会遇到什么难事,管理团队都得在现场议一议。装修阶段,交叉工序多,大事小情,咱都得做到心里有谱儿。贾成亮说道。

北京城市副中心博物馆观众共享大厅空间开阔,采光充足,钢结构屋顶气势磅礴。

从博物馆西眺,形如赤印的北京城市副中心图书馆森林书苑,也穿上了精致的外衣。绿色是首都发展的亮点底色,北京城市副中心图书馆也于巧思中见绿。建筑首层山谷区域的采光顶上,创新应用了达1350平方米的电子染料液晶智能调光玻璃,可将遮阳系数降至0.28-0.32之间。

下午的阳光透过北京城市副中心图书馆的玻璃幕墙照进馆内,宛如金色阳光洒在林间,诠释着“森林书苑”的完美意境。

作为全国首个减量发展的超大型城市,北京在城市副中心控规中明确,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以最先进的理念、最高的标准、最好的质量推进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筑,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实践。

北京城市副中心图书馆已开始内部装修工作,工人们搭脚手架、利用升降机进行高空作业。

今年年底,运河边上这三颗文化新明珠将基本完工,2023年底具备面向公众开放条件。大运河畔的这座千年之城,正向中国、向世界展现出其蓝绿交织、水城共融的魅力新篇。


本网责编:赵廷举

本网通讯员:律超

 

乡镇企业导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文章注明“来源:乡镇企业导报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乡镇企业导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乡镇企业导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非乡镇企业导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乡镇企业导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乡镇企业导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乡镇企业导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乡镇企业导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