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企业导报官网

十年变化,京西小村环境好了也富裕了

来源:新京报发布时间:10-18
分享到:

秋收之后,北京市门头沟清水镇下清水村的花谷中,变得更加绚烂,地里的鲜花还在绽放,满山的树叶也红了。在金秋时节,这深山里的村庄,迎来了最美的时刻。

1016日,下清水村两委共同收看二十大开幕会后,村支书王进生说,过去十年,是我们村变化最大的十年,从矿山关闭后的凋敝村庄,到生态发展的美丽乡村。村里的环境好了,村民的收入渠道多了,还吸引了很多人来我们村旅游。


下清水村两委共同收看二十大开幕会。受访者供图

生态转型,以矿为生村庄的寻找出路

下清水村位于门头沟清水镇,距离北京市区约一百公里左右,是一个深山中的村落。在过去,煤炭是村民们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村支书王进生告诉记者,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村里就有国营煤矿。改革开放后,村里参与煤矿开采的人越来越多,村后的大山中,最多的时候,有十多个矿同时开采。

数十年开矿,让下清水村的大山变得千疮百孔。山上到处都是矿坑,植被七零八落,山谷里到处是废弃的矸石,一下雨黑水横流,人进不去也出不来。山里唯一的一条路,是原来拉煤大车进出的单行道,大坑处处,只有大车可以走,小车别想进去。

2008年前后,村里响应政府号召,开始关闭矿山,到2010年,山里的十多个矿就全部关闭了。

矿山关闭后,村里怎么发展?村民们的收入从哪里来?新的产业去哪里找?王进生告诉记者,他们在驻村干部、对口帮扶单位的帮助下,开发山谷,重造绿水青山,开始打造生态景观,发展旅游产业。

过去十年,是村里变化最大的十年

2016年,下清水村开始整理关闭矿山后的山谷,修路、筑田、栽花、种树,村里以村民为雇佣对象,我们把山谷里的土地,都流转到村集体,然后开始统一改造。那时候,大伙儿都挺支持的,有了一个能赚钱的地方。王进生说。

仅用了一年左右的时间,一层层的梯田就被开垦出来,种满了各种各样的鲜花,上山的路也重新修整、完成硬化。矿山变成了花谷,也迎来了许多客人。

下清水村花谷。新京报记者 王颖 摄

新的产业,给村民们创造了许多新的就业机会。村民杨树梅告诉记者,两个孩子都已经成家立业,她自己在村集体的地里干活,每天有80-100元的收入,再加上农村养老金,足以满足生活所需。杨树梅说,这是最好的时候了,以前任何时候,都没有现在这样的生活。

如今,长期受雇于村集体的村民有数十户,每人每天的收入为100元左右,这是我们村变化最大的几年,从矿山关闭到生态治理,再到新产业开发,村里美了,村民们的收入也增加了。王进生说。

特色产品,成为村里的新产业

在打造新的生态花谷时,村里还在考虑新的产业。

王进军介绍,种植经济作物是村里另一条增收途径。下清水村海拔落差大,气候凉爽,山里的旱地适合种植各种旱地作物。在开矿之前,村里就以种植谷子、玉米等为主。王进生觉得,可以重新恢复山村里传统的农耕文化,同时把传统农耕和花谷的特色结合起来。

那些五彩缤纷的作物,成了花谷种植的首选,个头很矮的油葵有金黄色的花盘,可以完美地融入花谷中;白色的芍药、百合,既是鲜花,也是经济作物;传统的谷子,可以种出农田画。而所有作物中,最特殊的,无疑是新引进的彩色藜麦。彩色藜麦高大、易种植,成熟时会变成深紫色,而且营养丰富,市场前景广阔,引进后便成为村里主打的农产品。

村里的彩色藜麦喜获丰收。新京报记者 王颖 摄

过去几年,收获的藜麦销量很好,每斤可以卖到60元,每年十一后收获,到春节前都能卖完。王进军说,听了二十大报告,特别激动。我们村经历了脱贫攻坚、实现小康的全过程,现在的村里,天蓝了,水绿了,山青了,人富了,这就是获得感,幸福感。


本网责编:赵廷举

本网通讯员:律超

 

乡镇企业导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文章注明“来源:乡镇企业导报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乡镇企业导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乡镇企业导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非乡镇企业导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乡镇企业导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乡镇企业导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乡镇企业导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乡镇企业导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