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平谷区大兴庄镇坚持共建共享 不断提升百姓幸福感
平谷区大兴庄镇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镇域实际,坚持民意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拉高标杆,真抓实干,推动城乡面貌全面提升,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营造浓厚氛围,激发创城活力
立足创建为民、创建惠民的宗旨,建立“党政统一领导、部门各负其责、村居全面落实、社会积极参与”的创城领导体系和工作格局,探索实施“3+3+5+10”工作机制,全力推进文明城区创建工作。
多元宣传入人心。利用文化墙、电子屏、大型户外广告、微信公众号等开展立体化宣传,布设景观小品1处、大型户外公益广告2处、公交站公益广告2处、公益广告地插11处,绘制3D乡风文明文化墙30余米。发挥核酸检测点地理位置及人员集中优势,创新宣传方式,打造核酸检测点“微阵地”2处,用“微阵地”倡导“大文明”。
志愿服务有力量。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为平台,探索“微网格+文明创建”新模式,形成党员干部、党员志愿者、其他志愿力量、广大居民群众为支撑的四位一体的创建力量,广泛开展人人学雷锋、文明劝导、义务植树、文明祭扫、助力防疫、市运会田径锦标赛服务保障等志愿服务活动150余次,服务群众10余万人次,用志愿精神点亮“创城热”。
榜样力量强引领。深入挖掘榜样事迹,切实开展文明家庭、最美家庭、书香家庭、最美庭院、身边好人等评选活动,引领社会氛围向善向好。截至目前,共评选出村居级最美家庭40户,镇级14户,垃圾分类示范户80户,用榜样的力量教育引导广大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
突出靶向发力,提升乡村颜值
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长效机制改革,建立人居环境“月通报”制度,按照“支部引领+党员带头+志愿服务+群众参与”的思路,抓“大”、聚“小”、做“精”、防“弹”,以村庄清洁、垃圾分类为抓手,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攻坚行动,让乡村“颜值”与“气质”再提升。
创新体制机制。探索农村人居环境自管自治模式,改变了以往镇政府聘用第三方公司大包大揽工作模式,将人员、经费、物资下沉到村,充分调动村级自管自治积极性,管护成本减少30%,管护成效巩固提升。为切实解决建筑垃圾乱倾倒乱堆放现象,在“生活垃圾不落地”模式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实施了“建筑垃圾不落地”模式。由有资质的备案车辆进村对自建房户的建筑垃圾直接进行装车,再运往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中心,不再产生临时堆放再清理的环节,使建筑垃圾实现了定时定点上门清理。
严管停车秩序。聚焦乱停车,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乱停车”专项整治行动,通过联合执法、志愿服务、常态巡查、村居网格化管理等途径,重点解决车辆乱停乱放问题。专项整治行动期间,在顺平路沿线重点路段共劝离违停车辆50余辆,引导车主有序按位停车70余辆,开出违停处罚告知书2个。
严查流动商贩。紧盯市容乱象,通过综合执法、错时执法,打好“白天+黑夜”市容整治组合拳,对镇域内高发点位采取定点值守和机动巡查相结合的整治方式,加强环境秩序整治。
整治农村飞线。召开“飞线”排查整治专题会议,成立排查整治调查小组,深入18个村对各类线路凌乱等情况进行集中排查和收集整理,对各村普遍存在的散线、废线、垂落网线等问题,依据现状由重到轻进行排序,制定“飞线”整治明细表,完成飞线整治300余处。
坚持惠民生,深化基层治理
坚持以人民为核心,聚焦群众呼声,对接群众需求,着力解决群众身边大小事,真正把治理效能转化为群众的幸福指数。
聚焦网格治理,构建融合框架。深化“党建+网格”治理模式,形成“党建领方向、网格全覆盖、服务零距离”的治理新格局。全镇划分160个微网格,人地事物组织全部纳入网格管理。推广周村红色网格经验,整合村内视频监控系统、地理信息和大数据排查等资源建立网格信息化平台,基本完成农户基础数据采集,警务人员、包村干部等力量全部入群,网格员在隐患排查、疫情防控、便民服务、矛盾化解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聚焦群众诉求,深化治理力度。组建村居民网格微信群,畅通群众线上线下的交流渠道,推动形成“有话群里说,有事马上办”的工作新常态。用好用活“村(居)民议事会”,对村(社区)网格内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通过“党员谈、代表说、百姓议”,组织所属网格内的党员代表、村(居)民代表等共同参与,结合大家的智慧讨论出最佳的解决方案。激励民主评议队伍发挥作用,深化完善“下交”工作方案,调整优化各村评议队伍人员,注意从离任优秀村书记、党员致富带头人、乡贤名人、退休老干部、调解专家、法律顾问中充实评议队伍,群众事、群众议,做到“下交”一个诉求、解决一类问题,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接诉即办万人诉求比保持低位运行。
聚焦服务提升,推行集中办公。为更好解决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步路”问题,全力推动村干部集中办公全覆盖。结合各村实际情况,围绕接诉即办、人居环境整治以及民生保障等与服务群众息息相关的事项进行研究讨论,合理规划场地布局和功能区,实现了办公空间最小化,服务群众空间最大化。全镇18个村共腾出59间房,总面积1233平方米,被改造为文体活动室、民主议事厅、人民调解室等村民活动场所,还空间于民、还便利于民。
本网责编:赵廷举
本网编辑:赵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