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兴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专题询问是创新人大监督工作方式的生动实践,也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体现。按照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修改全国人大常委会议事规则的决定要求:常委会围绕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人民切身利益、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可以召开联组会议、分组会议,进行专题询问。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对加快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解决农业农村突出问题做出一系列重要部署。立足大兴实际,作为首都南大门、机场新国门,共有11个涉农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涉及37万大兴百姓的获得感、满意度。为持续优化地区农村人居环境,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北京市大兴区人大常委会聚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专题询问,从整体谋划、专题调研,到总结研讨、现场询问,历时9个多月,真正做到了选题“精”、调研“深”、询问“实”、效果“好”。
大兴区召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专题询问启动会。
专题调研突出针对性
针对全区涉农镇的实际情况,大兴区人大常委会围绕“夯基础、强主责、优特色”分级分类明确调研重点,强化人大代表的指导监督作用。
魏善庄镇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坚持问题导向,夯实整治基础
针对农村人居整治工作机制建设,代表提出“要探索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人居环境维护、养护的长效机制,尤其做好村庄基础设施、绿化美化等方面的维护、养护工作”。结合代表建议,魏善庄镇积极推进党建引领与人居环境整治深度融合,要求各村加强自查自纠,严格落实好长效管护措施,强力推进各类问题台账动态清零。
北臧村镇人居环境整治成果。
坚持过程导向,强化整治主责
针对整治过程中的主体责任落实,代表提出“要充分发挥各层次、各方面人员的作用,不仅体现支部的引领作用、党员的带头作用,更要体现群众的主体作用”。结合代表建议,北臧村镇按照五级责任体系“定区域、定人员、定责任、定任务、定标准”落实划片包干、全时督改、文明劝导等工作,发动群众参与公共区域环境整治。
黄村镇后辛庄村人居环境整治前。
黄村镇后辛庄村人居环境整治后。
坚持效果导向,优化整治特色
针对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镇,代表提出“要因地制宜打造有特色、有主题、有内涵的农村人居环境”。结合代表建议,礼贤镇龙头村创新建设“道德积分超市”,西红门镇大生庄村推行“村庄社区化”管理模式,黄村镇后辛庄村打造“以奖代惩”整治模式。
专题询问突出严肃性
代表是出题人,政府是答题人。专题询问会上,大兴区人大常委会委员、政府相关部门、基层人大负责人、代表专业小组成员、区人大代表、媒体平台近100人悉数到场,以“一问一答+应询评分”的方式就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专题询问。
专题询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下一步的第二批、第三批美丽乡村建设资金将大幅度减少,针对此情况,美丽乡村的建设效果将如何确保?”委员的第一个提问就直指客观事实,丝毫没有寓褒于问、寓扬于问,推动专题询问从“委婉型”向“坦率型”转变。
政府部门进行应询。
聚焦代表提出的“针对采用物业管理的村庄,如何进行评估、督导与考核”这一问题,大兴区农业农村局答道“每月对城乡接合部村庄进行全覆盖式巡查,将发现的问题以督办单形式下发到各镇,由各镇要求物业公司限期整改。同时,每月镇级对各村环境整治情况进行考核,将考核结果与村级物业补贴、村干部绩效奖金挂钩”。政府相关部门直截了当、直奔主题的应询,推动专题询问从“表态型”向“落实型”转变。
现场会上,委员、代表围绕发挥村民主体作用、农村污水治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林废弃物再利用等十个方面提出13条问题,每一次提问都切中要害、精准到位,每一项回答都态度诚恳、实事求是,切实做到了问得精准、答得务实。
跟踪监督突出长效性
作为一种监督形式,专题询问始于“问”,但不止于“答”。询问结束,并不等于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下一步,大兴区人大农村委员会将充分运用“跟踪检查+专题座谈”相结合的监督方式,就专题询问会上委员、代表提出的问题,以及大兴区政府答复办理内容持续加强“问”后监督,督促政府相关部门认真制定整改举措、明确完成时限、倒排任务时间、推进工作落实、定期开展“回头看”,在探索实践中与时俱进,实现专题询问的规范化、长效化,切实强化监督刚性与监督实效,不断推动大兴区乡村振兴工作取得新进展、迈上新台阶。
本网责编:赵廷举
本网通讯员:律超